本文純屬分享,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他向來說自己忙,哪有空陪她?其實他有的是時間,只是不肯花在她身上罷了。大學時代,他總是忙著唸書和社團,好不容易等到寒暑假,他又忙著打工賺錢。那時他家中經濟拮据,唸書和打工是為了獎學金和賺學費。這些都是事實,也是當理由,她覺得自己應該做個體貼的女友,所以也不強求他花時間在她身上,甚至盡力為他分憂解勞。
本文純屬分享,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他向來說自己忙,哪有空陪她?其實他有的是時間,只是不肯花在她身上罷了。大學時代,他總是忙著唸書和社團,好不容易等到寒暑假,他又忙著打工賺錢。那時他家中經濟拮据,唸書和打工是為了獎學金和賺學費。這些都是事實,也是當理由,她覺得自己應該做個體貼的女友,所以也不強求他花時間在她身上,甚至盡力為他分憂解勞。
本文純屬分享,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我認為很有道理,雖有時候我們努力卻沒得到相等的報酬,心理總有些憤憤不平,但我覺得,作什麼事情都需要努力,不只是為你所做的事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相信我們得到的不只是結果,還有學習當中的過程,所以啦!不管如何我們要向好的看齊,而不是因為沮喪而怠惰,加油!大家加油喔~~~
因為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與你共勉之 ~~~
有兩個小學生,為了打羽毛球,把學校禮堂的一百多張長凳搬開,打完球再歸位,同學都笑他們笨,後來他們卻成了羽毛球國手。其實不怕麻煩,可以實現夢想。
有一個大型才藝比賽,主辦單位打破多年慣例,賽前先發紀念品給小朋友,有人說:「主辦單位有點笨,大家領了紀念品,閉幕典禮時就會很冷清。」結果閉幕時場面非常熱鬧。其實尊重,可以獲得支持。
有一個人,去打籃球,常常輸。隊友說:「你為什麼這麼笨,都不搶球,能贏都不贏。」他答道:「我們在球場,受到這麼多人的歡迎,他們多麼喜歡跟我們打球。」其實輸球,可以換來好人緣。
有一個人,帶女朋友去看電影,路不熟,到了戲院,電影已散場。去吃飯,忘了帶皮夾,只得對女朋友說:「能不能借我一點錢。」到女友府上拜訪,遲到了半個多小時,原來摩托車沒油了,他竟然氣喘如牛的推著摩托車趕來。她還是嫁給了這位傻小子。其實真心,可以換真情。
有一個人,早上出門,後面車子煞車不及撞上來,對方急忙下車向他賠罪,他想:「一點小擦撞,大家都在趕時間,人沒事就好!」回家後,發現保險桿已經搖搖欲墜。朋友說:「你真笨,應該抄下他的車號。」他說:「事情過去就算了。」過幾天,他接到保險公司的理賠通知,原來對方早已記下他的車號。其實不計較,可以得到公平對待。
有個女孩,騎摩托車到大賣場買東西,結帳出來,看到一個人,鬼鬼祟祟的坐在摩托車上,東張西望,她沒好氣的說:「你坐在我車上做什麼?」他哭笑不得的說:「小姐,我已經等你半小時了,你沒事幹麼鎖住我的車。」在婚禮上,人家問他:「你為什麼娶她?」他說:「我喜歡她的迷糊。」其實迷糊,可以得到疼惜。
有一個人,常常托同事幫她買早點,她總是給30元,買一塊她常吃的麵包,有一天這位男同事休假,她自己跑去買麵包才發現,她買的麵包早已漲價成35元。從此以後,她都會多看他一眼,沒多久,公司流傳了一段佳話「五塊錢買一個老婆。」其實吃虧,可以獲得好感。
從小聽到大的故事「龜兔賽跑」,總是以為,現實生活裏,絕對不會有人像兔子般,因為貪睡而輸給烏龜。長大後漸漸發現「其實有成就的人,不是靠能力而是靠努力」。
在以往,出國攻讀高等學位除了住在學校提供的學生宿舍、或在學校附件租房子、不然就得選擇住在合適的寄宿家庭,從現在起,所有的國際學生又增加了一個有趣且設備新穎的房事選擇,這就是國際學生宿舍:International House。
國際學舍讓來自超過100個國家的研究生或實習生,可以一種極具挑戰性且相互支持的居住社區型態一起生活並共同學習;而這種方式,不僅可培養學生自身的領導力與同理心,也容易獲得來自不同國家及生活背景同學的友誼,這個宿舍的居住成員基本上是來自紐約市的75個學術訓練機構上課或實習。
活動課程與居住生活:
國際學舍提供廣泛且富有教育性及文化性活動課程,包括音樂、戲劇表演、領導能力訓練、社區鄰近青少年家教活動、新生訓練及紐約市參觀行程、語言交換等等。
房間、設施及服務:
國際學舍南邊的單人房(Single Room)提供桌椅、床、衣櫃、書架、檯燈、床單和毛巾,這些單人房就像一般宿舍一樣,共用衛浴設備在每個樓層;北邊的套房(Studio)和一個房間的公寓(One-Bedroom Apartment)則更提供衛浴及廚房,但居住第二年的學生及有家庭的學生為優先考慮房客。學舍內設施包括提供低價餐點的餐廳、體育館、健身中心、K書中心及PUB等,其他服務包括在每個房間的電話服務、DSL、音樂練習室、個人信箱、洗衣間、電腦室、無線網路等。
申請須知:
從不曾有人想到,會有一天,這個不起眼的昨日小鎮和曾是滿目泥濘的骯髒小路,今日卻與舉世知名的電影重鎮好萊塢〈Hollywood〉,藉著Vermont Avenue這條道路互通有無。
UCLA處於洛杉磯,融會東西方文化而造成了該校獨特的人文風格。在廣大的校園中,很容易看到各個不同種族和文化背景的學生走在一起、談笑風生。很可能,走在你旁邊的白人女子牽著的是一個東方男孩的手;或者,在陽光灑曳的路天咖啡座中,你還會看到一群群的年輕學子,有著不同膚色,操著來自各地口音的英文互相交談。難怪,有很多人會說,洛杉磯的陽光,比其他美國的大城市還要來的溫暖、燦爛。
白色的巨人-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 Washingt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eattle)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簡稱UW(發音U-DUB), 創校於西元1861年,是美國太平洋岸最古老的名校。說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不得不先介紹她那白色櫻花遍開與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校園,700英畝大的校園位於美麗的華盛頓湖及聯合湖邊,有山有水,再加上校園內美麗的松樹、櫻花及古典雅致的建築,華大的校園是全美公認數一數二最有詩意的。另外,近年來,亦有很多學院改建重修,新式的現代建築在設計在古典浪漫的校園里,更顯出獨特的古典美。在櫻花盛開的季節與夏日中,到處可見學生悠閑躺在草地上,不時會有松鼠出現在你周圍,這樣的環境,彷佛你就處在電影的拍攝場景,觀看大自然的賀禮。
除了古意般的校園外,她的醫學與護理更是全美最頂尖的,說到醫學,連續12年蟬聯美國新聞世界報導 (USNEWS) TOP MEDICAL SCHOOL-PRIMARY CARE -第一名 ,而研究醫學 (RESEARCH)也是一直在TOP-10內,兩個排名平均下來更是全美第一 ,在醫學各專業排名下,她更是全美唯一各醫學專業都在TOP-10內的學校,並且是NIH經費補助最多的學校之一。而護理學院亦是連續多年榮獲 (USNEWS) TOP NURSE SCHOOL-第一名。除了亮眼的醫學與護理,他其他科系的學術表現也不惶多讓,如社會工作全美第三,計算機領域全美第七,微生物工程全美第四等...原則上各科系專業排名加起來它有TOP-10 的專業有40科,整體來說所有科系排名都在TOP-30內 (2006 USNEWS RANK- 教育學院TOP-17,商學院TOP-18..etc)。所以她的學術地位不論在美國或是世界上都是頂級的學府(世界大學排名TOP16與20)。
說到師資,自從1989年起,UW的教員中有4位擁有諾貝爾物理獎頭餃(Nobel Prizes in Physics),有7位擁有諾貝爾醫學獎頭餃(Nobel Prizes in Medicine)。而這些優良教員所任教的研究系所中每年可以訓練出一萬多名專業的研究生,大約佔全校學生人數的25%左右。在這些研究生中,大概又有15%來自於海外。去年2004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Dr. Linda B. Buck亦是華大的畢業的教授。除此之外,華大亦擁有43 members in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51 members in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37 members in 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
說到政府資助,從1969年到今日總是名列為受政府資助最多的學校的前5名。豐厚的研究經費不但使得該校研究所的課程學費比其他同等級學校的學費低廉的多,更增加了不少研究生申請獎學金的機會。除了政府資助外,華盛頓大學亦有雄厚的私人捐贈,歷年來接受微軟世界首富比爾蓋茲 (Bill Gates) 的資助,使得華盛頓大學研究經費充裕。 華大的法學院就是以其父之名所捐,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大樓亦是。
說到華盛頓州的生活環境,高度發展的科技產業使得華盛頓州的人力素質在全美51州內排名第3名。而在這些高水準的人才之中,高科技企業主、商人與律師佔了最大的比例。這些優良的人力素質吸引不少國際知名大廠前來投資與設置總部。我們所熟知的美國電腦軟體大廠—微軟 (Microsoft) 與日本的任天堂的總部都設在華盛頓;另外,美國航太工業龍頭—波音公司也將企業總部設置在西雅圖(現在總部將設在芝加哥,其他部門還是留在西雅圖),其他舉世聞名的電腦硬體、軟體及通訊設備制造商也有生產基地設於華盛頓州,如亞馬遜網路書店、RealNetworks、英特爾(Intel)、惠普科技(Hewlett Packard)、Aldus、AT&T及台灣積體電路,使得華盛頓州儼然成為美國高科技產業的首腦。
而有浪漫之都之稱的西雅圖,不但擁有美麗景色,也是全世界最知名的咖啡聯鎖店—星巴克的發源地。西雅圖人喝咖啡的習慣,只要你在西雅圖街頭隨便繞一圈,肯定可以看到一間又一間的Starbucks互相比臨。華盛頓大學位於太平洋岸,對於同是位於太平洋岸的中國留學生而言,選擇華盛頓大學就讀,可以省卻許多在空中飛行的時間。此外,西雅圖物價比東岸低也比加州低,在西雅圖可以用比較低的價額,來享受都市的生活機能 ,您可以因此省去許多生活費但品質並不會因此下降。所以其地理位置上具有極大的優越性與方便性。最後,華盛頓州有幾座美麗的國家公園,亦帶給華盛頓州額外的自然氣息。
學校排名
芝加哥大學成立於西元1890年,校區位於芝加哥〈Chicago〉鬧區,是全美最有名的10大私立學校之一。在學校草創初期,由於獲得當時美國石油大王約翰‧洛克斐勒〈John D Rockefeller〉的經濟援助,讓校園內部的軟硬體規格在短短10年內便趕上了美國其他老字號大學的規格,再加上校園的地理位置就在美國的金融大鎮—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在一創校後就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名校之一。
芝加哥大學本來是以成人教育起家,學校草創初期主要承辦在職人事的回流教育與進修課程;然而,隨著學校的名氣大增,芝加哥大學的教育體系也跟著逐步完整。現在的芝加哥大學,在大學部與研究所有4個學院:生命科學院〈Biological Sciences Collegiate Division〉、人文學院〈Humanities Collegiate Division〉、應用科學院〈Physical Sciences collegiate Division〉與社會科學院〈Social Sciences Collegiate Division〉;在專業學校〈Professional schools〉有6個學院,分別為:神學院〈Divinity School〉、商學研究所〈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哈里斯公共政策研究所〈Harris Graduate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Studies〉、法學院〈Law school〉、普利茲克醫學院〈Pritzker School of Medicine〉與社工學院〈School of Soci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
根據學校的官方網站,芝加哥大學在2002年共有12,830名在校生,而大學部的學生只有3,996位,只有全校學生的1/3;可見該校仍以研究人才的培訓為主體。而富於創意、彈性的課程與多元化的研究機會是成就芝加哥大學成為名校的原因。
在學期上課時數方面,芝加哥大學屬於學季制〈Quarter〉,一學年共有4個學季,一季差不多只有10個星期的上課時間。除了學季制以外,校方為了方便校內學生能夠盡可能早點修畢所有學分,又特別打出全年無休課程制度,該校每週的第一堂課由星期六的8點開始到星期五的晚上10點結束,不論週末或者一般上課日,校園內的教學活動都不會受到影響。
另外,在大學部課程安排方面,校方採取基礎與專業課程分離的認證政策。對於剛進入大學的新鮮人,在大一大二時必須修畢校方所指定的所有通識課程學分〈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而在修完指定的通識時數後,學生在大三大四可以依自己的興趣與期望,專攻校方所提供的50個領域的專業課程〈Concentrations〉,而學生在日後所獲得的校方文憑認定,就是根據他們在大學後兩年所專攻的專業領域。
在研究生方面,校方提供相當多的學術研究機會,而多數的學術研究機會都來自校方與民間企業的合作。近年來,芝加哥大學校方致力將學術研究的風氣推廣到大學部,而校方也在近年來提出越來越多的大學部學生研究學程。不過,大學部的學術研究學程目前還侷限於商學院或理工學院,文學院與社會科學院的大學部課程仍以課堂教學為取向。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
關於康乃爾大學
康乃爾大學位於紐約州中部的伊薩卡〈Ithaca〉,成立於西元1865年,由當時紐約州成功的企業家伊沙‧康乃爾〈Ezra Cornell〉與學者安德魯‧懷特合資設校。康乃爾的創辦人伊沙‧康乃爾早年失學,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在商場上白手起家,最後終於發跡,事業有成。發跡後的康乃爾深知知識對於年輕人的重要,並且立定志向在紐約州成立一所高等學府,提供美國處於社經地位弱勢的年輕人唸書的機會。
與其他的長春藤盟校相較起來,康乃爾大學是最年輕、校園最大,也最平民化的學校。以校地為例,康乃爾佔地3,000英畝,與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校地175英畝、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校地142英畝相比之下,大了15倍以上。
康乃爾大學在校務上的另一個特徵是『一校兩制』的『公私合營』。康乃爾大學的學院由4個州立學院〈農業與生命科學院、人類生態學院、工業學院、獸醫學院〉與其他9個私立學院組合起來。
康乃爾大學的學術資源在軟硬體方面皆很充足。以圖書館而言,康乃爾大學的圖書館是全美第10大的大學圖書館;而康乃爾大學出版社〈1869〉,不但是全美第1間大學出版社,也是全美10大大學出版社之一,每年發行75種以上的書籍,從創校至今已出版擁有1,000多種圖書的版權。
哥倫比亞大學位於紐約市中心,於1754年成立,在2004年慶祝了建校250週年。成立初期僅一間課室,一位教授及八名學生。現在,她已經是常青籐八大名校之一,現有學生23650人。因為其佔盡紐約市地利,許多莘莘學子慕名而來。
哥倫比亞大學屬殖民地時期北美建立的最早的幾所大學之一。當時的英王喬治二世捐款給紐約市民籌設了以人文、科學和語言為主的國王學院。美國獨立後,為了紀念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改名為哥倫比亞學院。因為經濟問題,1857年哥倫比亞大學校區由曼哈頓下城遷至中城。在此後的四十年間,學校增設了醫藥、法律、工程、政治、建築、哲學和理論科學等系所。1897年,哥倫比亞大學再遷至目前的校區。1912年,圖書館學系、口腔牙科學院、新聞學院、教育學院等先後加入哥倫比亞大學。此時的哥倫比亞大學正式成為一所綜合大學。但是,在建校之後的229年之中,這所美國名校卻只招收清一色的男生,到1983年才招收一般本科女生。哥倫比亞大學還保留了很多「國王學院」的遺蹟。比如,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徽仍是原來的金王冠;在哥倫比亞大學校歷上,在很多美國傳統節日並不放假,卻有自己一套假期。哥倫比亞大學的特立獨行,由此可見一斑。
現在哥倫比亞大學下設16個學院,綜合學術排名一直名列前茅。哥倫比亞大學MBA課程較為靈活,學生可以在1月、5月、9月開課的任一學期就讀。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學、應用心理學和心理健康學方面的綜合研究生院,曾榮膺全美教育研究生院排名第一。它擁有眾多的研究中心,是美國上述學科最好的研究生院之一。
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最初的館藏來自於1754年紐約國王學院成立不久後所獲得的兩筆遺贈。第一筆是1759年的約瑟夫‧莫雷(Joseph Murray)法律藏書。獨立戰爭期間,多數館藏被掠奪和失散,剩餘部份藏於聖保羅禮拜堂(St. Paul's Chapel),並於19世紀初被到禮拜堂更換風琴的工人所發現。那時的館藏數量大約有500冊左右。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下設22座分館,藏書量達770萬冊,還收集有微縮膠片570萬套,2600萬種手稿,以及60萬冊善本書。各分館有其特色。比如,東亞圖書館的藏書在美國高校中僅次於哈佛大學的燕京圖書館。早在1901年,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就開設了丁龍中文講座,並開始收藏中文資料。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圖書館,完整地記錄了美國幾十年來新聞業的歷史;教育學院的圖書館則收集了美國七十年來的中、小學教科書和世界主要國家之中小學教科書。圖書館也提供大量信息和數據資源的檢索,包括多媒體和基於計算機的服務。
哥倫比亞大學建校250年來,共培養出各類學生近25萬4千名,分佈在包括美國在內的180個國家和地區。近代中國不少名人,如胡適、馬寅初、馮友蘭、吳文藻、宋子文、金岳霖、唐敖慶和顧維鈞等都畢業於哥亞倫比亞大學。哥亞倫比亞大學校友中還包括實用主義哲學大師杜威,以及哥倫比亞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卡特爾、桑代克和武德沃斯。兩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哈蘭‧F‧斯通(Harlan F. Stone)和查爾斯‧E修斯(Charles E. Hughes),以及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和弗蘭克林‧ D‧羅斯福,還有紐約市有十四位市長、紐約州十位州長是哥倫比亞大學校友。另外,美國第34屆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曾經是哥倫比亞大學的第13任校長。全校共有7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國家科學獎得主,美國文理學院院士143人,「天才獎」麥克阿瑟獎得主28人。美國報壇名人普立策是哥大新聞學院的創辦人。「普利策獎」已經成為美國公認的新聞從業者的最高榮譽。
哥倫比亞大學東側建有世界第二大天主教教堂聖約翰教堂,它同時也是美國最大的教堂。哥倫比亞大學東南方的中央公園是紐約人休閒的一處勝景。從哥倫比亞大學出發去自由女神像、藝術家雲集的格林威治村、卡內基音樂廳、大都會博物館、第五大道和曼哈頓唐人街都不到一個小時的路程。
賓州大學位於賓州的首都—費城〈Philadelphia〉,美國東岸〈East Coast〉的第2大城;全美的第5大城,總人口數高達5千8百萬人,其城市繁忙之程度由此可想而知。
費城除了以其繁忙的都會步調著稱之外,悠久的歷史傳統更是美國自由、平等的象徵。身為全美最古老的城市,許多攸關於美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與決策都是從這個城市發起的。
費城興起於西元1682年,當時的英國探險家威廉‧潘恩〈Quaker William Penn〉在登入美洲大陸之後發現了這塊位於德拉瓦河與斯庫基爾河中間的三角洲地帶,並且將這塊地取名為Philadelphia,在希臘文中是「兄弟之愛」的意思;而後,費城也因此得到兄弟之城的美稱。
在費城初建時,只是一個擁有357間住屋的小村落,然而到了1699年,費城的人口卻激增至長7千人。到了18世紀中葉,費城的總貿易額已超越了波士頓〈Boston〉,儼然已是一個國際大城市。
在費城掌握了全美的經濟命脈之後,這個城市又在政治活動上嶄露頭角。例如象徵美國獨立前哨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大陸會議〈Continental Congresses〉便是在此城召開;後來富蘭克林的獨立宣言〈Independent Declaration〉和美國憲法草案也是在這裡起草與簽署〈相關資料可以查詢校園巡禮的賓州州立大學〉。就連美國的國旗都是從費城設計出來的〈設計者為Betsy Ross〉。
有學者分析費城之所以能興起成為一個國際性大城,除了要歸功於歷史的因素外,其優良的地理位置是另一個致勝的關鍵。費城距離美國商業大城—紐約〈New York〉只有100公里,而距離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也只有133公里。在政治、商業資源都能夠左右逢源的情況下,費城的居民輕而易舉的便能得到來自政商界高層的第一手決策資訊,無形中也塑造出了這個城市無可取代的中介地位。
賓州大學位於費城市中心〈downtown〉,而這所學校的歷史可以說跟這個城市一樣古老。賓州大學這所號稱全美國第一所建立的大學,也是東北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的第一間。由於校內植滿常春藤,常春藤盟校才因此得名,帶領其他盟校〈例如: Harvard U., Columbia U., Princeton U., Cornell U.等校〉不斷突破學術的沉乏,形成獨樹一格的學術風格。
賓州大學的創立要追溯至西元1749年,當時,富蘭克林在他的一篇論文—賓州青年教育之我見〈Proposals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th in Pennsylvania〉中提到:賓州所需要的是有別於美國其他的殖民地學校〈當時的美國仍是英國殖民地,而美國人民與英國統治者的教育是分開的兩個系統〉。這所新的學校必須擺脫宗教〈Clergy〉的約束,而教導賓州青年如何從事商業貿易〈Business〉或公共事務活動〈Public Service〉。
賓州大學在1751年正式開課,而該校講求實際的學術作風成為當時理論派當道的美國學術圈的當頭棒嚇。賓州大學從此成為美國學術的圭臬,引領風騷將近2兩百年。從1923年至今,已經有15位由U-Penn 出身的學者獲得諾貝爾獎〈Nobel Prizes〉,而在1944年,朱蒂‧羅丹〈Judith Rodin〉受任為常春藤盟校的總理事,不但是第一位女性的常春藤盟校總理,也為U-Penn在常春藤盟校中再獲得主導的地位。
由於U-Penn位於城市鬧區,雖然生活機能方便,但是治安卻不是很好。尤其是美國的大城市常常都是黑人聚集的地方,犯罪率與煙毒的問題時有所聞。租房子會是想去U-Penn就讀的學生們要面臨的問題。因為U-Penn就在downtown,除了生活費會比較高以外,學生也要忍受市中心常常會發生的一些問題。例如人身安全和租金昂貴是一般學生將會面臨的問題。大多數的學生都會選擇通勤來解決住的問題,也因此,U-Penn近郊的房子也就變得炙手可熱了。
現在的U-Penn總共有12個學院〈Schools〉,而大學部的學生在文理學院〈Schools of Arts and Science〉,應用科學與工程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護理學院〈School of Nursing〉,商學院〈Wharton School〉等4個學院就讀。而其他的8個學院就提供碩博士的專業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