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陳奕迅/ 填詞:林夕 /作曲:Christopher Chak

徘徊過多少櫥窗 住過多少旅館
才會覺得分離也並不冤枉
感情是用來瀏覽 還是用來珍藏
好讓日子天天都過得難忘
熬過了多久患難 濕了多長眼眶
才能知道傷感是愛的遺產
流浪幾張雙人床 換過幾次信仰
才讓戒指義無反顧的交換

yuhsang5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深願能用我的衣服
            鋪在你的腳下

        可是我太窮
              除了夢我一無所有

     腳步請放輕
          因為你踩的.......是我的夢


                        愛爾蘭詩人~~葉慈

yuhsang5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
  • 請輸入密碼: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
  • 請輸入密碼: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
  • 請輸入密碼:
 作者  ZUN (nothing)                                        看板  EE97A
 標題  [星期四電子學實驗]
 時間  Thu Jun  7 21:37:43 2007
───────────────────────────────────────
                                                                               
由於期末實作畢竟佔成績的比例不會太低
                                                                               
如果有不甘心的同學想急救您的屍體
                                                                               
可以來12F  92C08領回
                                                                               

yuhsang5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BO最近常提醒我:我已經40了。

兩個月前的早上,HBO在演《七個畢業生》。這部1985年的片子,講的是社會新鮮人的故事。主題曲《聖艾摩之火》,曾經紅遍半邊天。主角羅伯洛、黛咪摩爾、安德魯麥卡錫是當年的青春偶像。

如今,黛咪摩爾45歲了,不再是青春玉女,忙著照顧家裡的小弟弟。而羅伯洛在現在年輕人心中,可能已經變成了我這一代人的勞伯狄尼洛。「聖艾摩之火」指的是水手在暴風雨的夜空中看到的光芒,可以指點航行的方向。40歲的人,已經從水手變成火光。

一個月前在上海的旅館,又看到HBO演「40處男」。主角40歲還沒有失身,最後愛上了有個青春期女兒的媽媽。嗯……這種案例雖然很少,但這種心情卻非常普遍。我們在行為上雖然身經百戰,但心態上都是40處男。

一個禮拜前在紐約,我經過約翰藍儂在西72街的故居。1980年,藍儂在家門口被自己的歌迷槍殺,死時40歲。

我從72街散步到53街,走進「現代藝術博物館」。來這裡,當然要到五樓看梵谷的「今夜星光燦爛」。梵谷結束自己生命那一年,37歲。

回台灣的飛機上,看到CNN訪問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巴拉克‧歐巴馬。他今年45歲,很多人把他跟甘迺迪相比。甘迺迪當選美國總統那年,只有43歲。

突然間,圍繞在我身旁和心中的,都是40歲的人。

我當然可以厚著臉皮,繼續賴在30歲末期。畢竟回國後去診所看病,藥袋裡的處方單,寫著我的年齡是39歲3個月。健保局是慈善的,算年齡的方法很科學。但我想唬誰?論中國人的虛歲,我已經41。

40歲,是什麼感覺?老實說,跟30歲沒什麼差別。我們會覺得自己老的唯一原因,是身旁的人老了。孩子慢慢長大,父母身體不好。我們這才驚覺:已經40歲。

過年時,參加高中同學會。來了十個同學,卻有三十個人。大部分時間不是同學之間敘舊,而是照顧妻小的需求。「不要跑」、「慢一點」、「這個不許碰」、「那個放下來」。管教聲亂劍齊飛,大家在小孩背後步步相隨。很少機會坐下,一坐下就低頭看時間。好不容易找到空檔,先啃一口白飯,再打聽哪裡有好的幼稚園,好的醫院。

yuhsang5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
  • 請輸入密碼:
人的ㄧ生,
如果不品嚐ㄧ次絕望的滋味,

就無法看清自己到底真正放不下的是什麼,


也不知道真正令自己快樂的是什麼。



yuhsang5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三十六歲,我單身,朋友幫我介紹女朋友前,總是會問:「你喜歡哪種型的女生?」

碰到這個問題,我總是低下頭、撐著下巴、眼睛看著桌面、陷入深思。幾秒鐘後抬起頭來,很堅定地,說出那石破天驚的答案:

「我也不知道。」

「你喜歡哪種型的?」,很多單身的人都被問過。問到女人,大概會說「當然是責任感」、「幽默感最重要」、「對我好就好了」。問到男人,常聽到的答案不外乎是「溫柔,有女人味的」、「善良,賢慧就好」、「聰明、能幹嘍」。偶爾一兩個誠實的敢說:「年輕、漂亮、夠辣的」。我發現男人這些答案,在不同年紀、不同場合、對不同的人,我都說過。當時也相信是在說實話。但是當我真正幸運地碰到了那種類型,交往了一陣後,又發現也許我喜歡的是另一型。

我們怎麼了?

女人當然也會誠實回答這個問題。那些回答金城武的,不知道最後是不是都跟長得像金城武的人在一起?還是換了口味,改哈「魔戒」弓箭手那一型?不過我注意東區的情侶,兩種類型的男人都不多。這不禁讓我想起:女人喜歡的類型,跟她們最後在一起的,是不是也有不同?

我們是怎麼了?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還是不敢追尋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是自卑感在作祟,還是笨到看不清異性的優點?為什麼跟女生交往了二十年,我還是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在pub跟美女聊天的中途,想對統一發票?

我可不可以怪罪學校?高中時讀的是男校,對異性的了解非常膚淺。那時喜歡的女生,是古書中的美女。蘇東坡描述的「水光瀲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是努力的目標。這首詩是什麼意思,我也搞不清楚,於是自作主張地詮釋,蘇東坡大概是在講女生的氣質。那時不只是我,我們一票同學的理想全都是臉色蒼白、隨時會吐血的女生。我們更一廂情願地對這類的女生做了許多假設:她們會彈鋼琴,將來想念哲學系。在公車上有位子都不坐,出去烤肉一塊肉都不吃。鞋子永遠很白、裙子永遠長過膝蓋。口袋裡有摺好的手帕、家裡有接電話時會問你祖宗八代的爸爸。我曾把情書寄到女校,寄件人寫「內詳」。整封信旁徵博引,味道像醬缸。也只不過在烤肉過程講過兩句話(「嘿,你要不要肉?」,還有「嘿,你要不要湯?」),信末已經可以引用「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對方回信:「謝謝你,我已經有男朋友了。」我厚臉皮:「那你做我乾妹妹好不好?」等到對方完全不理你了,自己還要補上一封信:「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當時,我追求的不是愛,是詩。我喜歡的不是女人,是蘇軾。

大學唸文學,更讓這種文藝青年式的愛情無止境地燃燒下去。當我那些編高中校刊的同學已經開始同居,夙夜匪懈地研究女性的身體,我還窩在文學院的圖書館,吹掉灰塵研究愛爾蘭詩人葉慈的「女人的心」。「喔,她遮住臉龐的長髮,露水般的眼睛……我的心和她的心一起跳,我的呼吸和她的呼吸有相同的頻率。」學校的同學一半戴眼鏡,我東張西望尋找露水般的眼睛。

大學時也有喜歡的女生,追她的方式是不買國文課本。國文課時,我會故意擠到她旁邊的位子坐下……「可以跟你一起看嗎?」看個頭!整堂課我在猜她的洗髮精,看她細長的手指在課本上作筆記。當老師講到「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這類的句子,我竟莫名其妙地產生非分之想。同學說:「喜歡就去追吧,老跟人家借課本多沒出息。」於是有一回,當她在課本上寫下筆記:「三山在金陵西南的江邊──」我把她的筆搶過來,把我的呼吸調到跟她相同的頻率,然後在課本上歪歪斜斜地寫著:「我可以約你嗎?」她看著我的字,沒有抬頭,一撮髮絲垂在課本上,中分了白鷺洲。她停頓了一會兒,然後寫下:「我們做朋友好不好?」那一刻,我突然讀通了「登金陵鳳凰台」,體會到李白當年被放逐江南瘴癘之地的心情。她放下筆,那堂課沒有再記筆記。我吸了吸鼻子,嚥回本來要擤出來的鼻涕。後來我買了一本新課本,上課時自己坐在後頭。我注意到她燙了頭髮,用什麼洗髮精我聞不到了。有一天下課五點多,天已經黑了。我看到她機械系的男友撐著傘來接她,這才注意到,她並不是臉色蒼白的氣質美女,也沒有露水般的眼睛。相反的,她活潑、嬌小、心地善良,戴一副大眼鏡。那年我在大學學習,她教了我一生中最值得學的東西。我看著她的背影,她是我喜歡的型。

yuhsang5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一個人最想要的那個心願,
永遠無法實現,


那麼,
給他再多心願,
都是沒有意義的。


                                                                               
這就是願望的盡頭。」

yuhsang5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柏克萊念博士的時候,交到了一位美國好朋友,他叫約翰,我當時是單身漢,他已婚﹐太太非常和善﹐常找我到他家吃飯,我有請必到﹐變成他們家經常的座上客。

 
約翰夫婦都是學生﹐當然收入不多﹐可是家裡卻佈置得舒適極了﹐他們會買便宜貨﹐收集了不少的瓷娃娃﹐有吹喇叭的小男孩﹐有打傘的小女孩﹐也有小男孩在摸狗等等的娃娃﹐滿屋子都是這種擺設﹐窗臺上更是放了一大排。我每次到他們家﹐都會把玩這些瓷娃娃。約翰告訴我他們的瓷娃娃都是從舊貨店和舊貨攤買來的﹐有一天﹐我發現一家舊貨店﹐也去買了一個瓷娃娃﹐是一個高高瘦瘦的少女﹐低著頭﹐一臉憂鬱的表情﹐等約翰夫婦再請我去的時候﹐我將他帶去﹐他們大為高興﹐告訴我這是西班牙 Lladro 娃娃﹐這家名牌公司的娃娃個個又高又瘦﹐也都帶著憂鬱的表情。他們一直想要有這麼一個娃娃﹐可是始終沒有看到﹐沒有想到我買了。


我們先後拿到博士以後就各奔前程﹐約翰的研究是有關感測器﹐畢業後不久就自己開了一家公司﹐用感測器作一些防盜器材﹐他很快地大量使用電腦﹐生意也越來越大﹐成為美國最大的保全系統公司的老闆。由於中東問題﹐美國飛機好幾次被恐怖分子所劫持﹐約翰的公司得了大的合約﹐替美國大的機場設計安全系統﹐大概畢業二十年已後﹐他的身價已是快四億美金。  


有一年﹐我決定去找他﹐他欣然答應接待我﹐那時已近耶誕節﹐我先去他的辦公室﹐他親自帶我去看他的系統展覽室﹐我才知道現在的汽車防盜系統幾乎都是他們的產品﹐體積極小﹐孩子帶了﹐父母永遠可以知道他在那裡﹐我也發現美國很多監獄都由他們設計安全系統﹐以防止犯人逃脫。看完展覽以後﹐約翰開車和我一起到他家去。那一天天氣變壞了﹐天空飄雪﹐約翰的家在紐約州的鄉下﹐全是有錢人住的地方﹐當他指給我看他的住家時﹐我簡直以為我自己在看電影﹐如此大的莊園﹐沒有一點圍牆﹐可是誰都看出這是私人土地﹐告示牌也寫得一清二楚﹐有保全系統﹐閒人莫入﹐約翰告訴我他的家有三層紅外線的保護﹐除非開飛機﹐否則決>不可能闖入的﹐如果硬闖的話﹐不僅附近的警衛會知道﹐家裡的挪威納犬也會大舉出動﹐我這才知道約翰的公司會代人訓練這些長像兇猛的狗。   


約翰的太太在門口迎接我﹐我們一見如故﹐他們的家當然是優雅之至﹐一進門﹐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個明朝的青花瓷花瓶﹐花瓶裡插滿了長莖的鮮花﹐後來才發現約翰夫婦愛上了明朝的青花瓷﹐滿屋子都是﹐他們的壁紙也一概用淡色的小花為主﹐好像是配這些青花瓷的。我住的客房﹐附設了一個浴室﹐這間浴室的洗澡盆和洗臉盆都是仿製青花瓷﹐約翰告訴我這是他從日本訂作來的﹐他還訂作了一個青花瓷器﹐一按﹐肥皂水就出來了﹐浴室的瓷磚來自伊朗﹐也是青色的﹐聽說伊朗某一皇宮外牆就用這種瓷磚﹐我不敢問他們是否這也是訂作的。   

這座豪宅當然有極為複雜的安全系統﹐我發現﹐入夜以後﹐最好不要四處走動﹐恐怕連到廚房裡拿杯水喝都不可能﹐必須打電話給主人﹐由他解除了系統﹐才可以去。 約翰家裡靜得不得了﹐聽不到任何聲音﹐可是每隔一小時﹐他們的落地鐘就會敲出悅耳的聲音﹐這個鐘聲和倫敦國會大廈的大鵬鐘一模一樣。約翰唯一的女兒在哈佛念書﹐那一天要開車回來﹐到了六點﹐還沒有回來﹐他們夫婦都有點不安﹐原來這個女孩子厭惡有錢人的生活方式﹐開一部老爺車﹐也不肯

yuhsang5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 Thu, 19 Dec 2002

老張是我們高中同班同學中唯一念醫學院的同學,他是癌症醫生。我們雖然是好朋友,但我們常常開玩笑說最好不需要去找他。同班同學聚會,老張一定會到,他的收入高得不得了,所以有的時候他會請客,偶爾同學中有人發生一些經濟上的困難,他也會慷慨解囊。雖然老張對人很慷慨,卻過著很簡樸的生活,他每次都坐公共汽車來聚會,他也乘公車離開,現在有了地鐵,他當然都乘地鐵。他也從不大吃大喝。

 

我的感覺是,老張非常不喜歡過非常舒適的生活。我們都是六十二歲左右的人,到退休年齡,卻沒有人真正退休。大概四個月以前聽人家說,老張退休了,醫院還為他舉行了一個退休儀式,而且聽說場面有些感傷。我弄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正想打電話給他,沒有想到在台北的一家書店碰到了他。他正在買偵探小說,看到了我,高興得不得了,一把抓住我,找了一家環境優雅的咖啡館,坐下來大談他所喜歡的偵探小說,我也聽得津津有味。可是,我注意到一件事,老張瘦了一些。老張是個聰明人。他當然知道我已注意到他的消瘦,他主動地告訴我,他得了癌症,已經只有幾個月的生命。

 

對我來講,這真是青天霹靂,也沒有問現在有沒有治療?因為我想他是這方面的專家,應該知道如何治療。離開咖啡館的時候,下雨了。我替老張攔下了一輛計程車,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老張乘坐計程車。一個月以後,老張來埔里找我。他的兒子也是癌症醫生。我們一起去了附近的農場看油桐花。那裡的油桐花種在道路兩旁,大樹成蔭,車子開過滿地的白花,真是奇景。老張雖然時常面露倦容,但他一再說不虛此行。因為,他以後再也看不到這種遍地都是白花的情境了。除了看花以外,老張也對我們的多媒體系統有很大的興趣。我們的研究生,替他表演了好多有趣的系統。老張仔細地看這些表演,也問很多有道理的問題。這也是看到老張的最後一次。

 

不久,老張就去世了。我當時心中納悶,為什麼他走得這麼快?以他的專業素養,他的癌症一定是初期,他所得到的治療也一定是最好的。為什麼他這麼快就走了?我們都收到了訃聞。訃聞中除了絕對婉謝花圈這些玩意兒外,還有一個特別的請求,請大家在指定的地點坐他們家租的遊覽車去。訃聞中,好像拒絕任何人開汽車去參加葬禮。期間來了一大票名醫,他們都面容嚴肅。我們這些人看了這麼多的名醫,更加深一個疑問:為什麼老張走得如此之快?

 

謎底終於揭曉了,老張的兒子致詞的時候,告訴我們一個我們都不知道的故事:老張從頭到尾沒有接受任何治療。為什麼呢?老張的兒子在禮堂中放映了一段錄影帶,在這段錄影帶中,老張解釋了何謂癌症細胞?我們常以為癌症細胞是不健康的細胞,其實不然,癌症細胞是最健康、最有活力的,別的細胞雖然會分裂,但分裂會有止境。癌症細胞的分裂永遠不會停止。不斷的分裂需要養分,但是人的養分有限,癌症細胞的不斷分裂最後將其他正常細胞的養分吸取得一乾二淨。

 

yuhsang5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